輔仁大學心理系榮幸於12月26日邀請來自日本的早發性失智症患者丹野智文先生蒞臨,與師生們分享他的生命故事、心路歷程及對失智症患者與社會關係的深刻見解。此次活動旨在提升學生對失智症的理解,並探討如何建立更具包容性與支持性的社會環境。
丹野先生於2013年確診早發性失智症,但他並未因此消沉,反而積極參與失智症相關的倡議活動,並以親身經歷鼓舞無數病友。他在演講中強調,失智症患者並非失去所有能力,而是需要時間和適當的支持去完成許多事情。他呼籲社會與家屬尊重患者的自主性,不要因擔心而剝奪患者嘗試、錯誤與成長的機會。他指出:“即使我們可能做錯,但成功完成一件事會帶來無比的自信,這種自信有助於我們穩定情緒,甚至改善病情。”
丹野先生以具體實例分享了如何幫助失智症患者維持獨立生活,例如讓患者管理自己的金錢與物品,透過細心設計的生活技巧來降低失誤機率。此外,他也談到在面對病友深沉的憂鬱或無助時,家屬與照顧者應該採取陪伴與傾聽的方式,而非急於解決問題。

他建議以日常輕鬆的對話開啟互動,例如詢問對方想吃什麼或分享日常趣事,來拉近彼此的距離,減少患者的孤立感。
他表示:“失智症並不是終點,而是另一種生活的開始。透過社會的支持,患者依然可以過得有尊嚴且充實。”丹野先生的經驗啟示我們,構建一個友善的社會,應讓每個人都能自由參與,無懼疾病帶來的限制。
此次演講不僅讓在場的學生與教職員對失智症有了更深的認識,更啟發大家重新思考與病友的相處方式。輔仁大學心理系期待未來能舉辦更多類似活動,推廣理解與接納的理念,為創造更包容的社會貢獻力量。


